12月4日至5日,上海交通大学第五届“致远”国际青年学者论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分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顺利举行。此次论坛由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及约翰·霍普克罗夫特计算机科学中心联合主办,分为线上和线下两个专场,吸引了来自哈佛大学、康奈尔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加州大学、南洋理工大学、芝加哥大学及中国科学院等海内外知名院校及研究机构的23位青年学者参与。
12月4日,线上专场率先拉开帷幕,15位青年学者通过云端连线,分享了他们的精彩研究成果。12月5日,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朱浩瑾、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吴帆、党总支书记薛广涛、副系主任张伟楠,以及约翰·霍普克罗夫特计算机科学中心执行主任郁昱、副主任金海明等领导及计算机系骨干教师共同出席线下专场。论坛由张伟楠和金海明共同主持。
论坛伊始,朱浩瑾代表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对远道而来的学者们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电院一直致力于吸纳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引进人才设置了完善的培养体系及配套资源,希望通过此次论坛,让各位青年学者对于电院科研发展、学科建设和人才政策有更全面的了解。
吴帆在致辞中表示感谢学者们的到来,并从学科建设、组织架构、荣誉奖励等方面介绍了计算机系的基本情况,期待各位青年学者能在此分享学术成果与独到见解,一起拓宽视野、启迪思维、激发灵感,为达成更广泛更深入的合作奠定基础。
郁昱向各位学者介绍了约翰·霍普克罗夫特计算机科学中心在人才培养、资源支持等方面的优势情况,表示希望与各位青年学者共同进步。
随后,张伟楠从历史沿革、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科学研究进展、人才培养模式、交叉践新课程培养体系、学生培养举措及人才聘用基本要求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计算机系的情况。
金海明从成立初衷、建设发展、师资队伍、人才项目、科研成果、学生培养、对外交流及人才托举政策等方面介绍了约翰·霍普克罗夫特计算机科学中心的基本情况。
来自南洋理工大学、芝加哥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高校及研究机构的8位学者也在现场带来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论坛最后,薛广涛总结致辞表示,此次论坛为青年学者们提供了一个展示创新思维和成果的平台,也为上海交通大学与青年学者之间的交流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他期待各位青年学者能与交大师生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计算机学科创新发展和技术进步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共同为计算机学科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