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总决赛揭榜!2024第七届上海交大-卫宁健康智慧医疗挑战赛圆满收官

发布时间:2024-12-03

1130日,由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举办的2024第七届上海交大-卫宁健康智慧医疗挑战赛全国总决赛圆满收官。经过近半年的筛选与角逐,共12支全国各地的优秀团队脱颖而出,进入总决赛。苏州大学的智慧医疗探索者队荣获本次比赛的特等奖,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智医新探队荣获一等奖。

上海交大-卫宁健康智慧医疗挑战赛至今已成功举办七届,是医疗健康领域高级别的人工智能技术场景赛事,旨在提供一个推动“AI+医疗”发展的平台,广泛吸纳各大高校团队以及科研院所、初创型企业、医院等所有社会型单位的优秀团体参与赛事。

本届赛事由上海市计算机学会指导,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主办,卫宁健康与上海交大-卫宁健康联合实验室联合承办,中国计算机学会数字医学分会、上海市医学会互联网医疗专科分会、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浙江省认知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院(深圳)联合协办,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支持。

本届挑战赛以【共生 Human-Centered AI】为主题,旨在通过探索AI、使用AI、掌控AI,凸显人类不变的价值,使其成为以人为本的实践,在科技与人文的碰撞中,与AI共生,共同绘制未来世界的鲜活画卷。

第七届挑战赛自启动以来,受到了全国AI领域优秀人才的广泛关注与热烈的响应。吸引了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纽约大学、上海理工大学、苏州大学、中国医科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等全国各地优秀团队的踊跃参与。

出席本次总决赛现场的嘉宾有:欧洲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讲席教授过敏意,卫宁健康总裁王涛,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党总支书记薛广涛,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吴帆,上海交通大学工程教育中心主任齐开悦,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沈耀教授,李超教授,冷静文教授,浙大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人工智能办公室主任、浙江大学生仪学院副院长林辉,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外科主任孙勇新,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儿科学术带头人舒林华,上海理工大学医学信息工程HealthIT创新团队负责人孔祥勇,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院(深圳)杨正,卫宁健康高级副总裁孙嘉明,卫宁健康副总裁兼CTO 赵大平,卫宁健康人工智能实验室负责人陈旭,华为上海政企计算高级架构师柴韵升,华为上海政企医疗行业解决方案总监朱紫筵等   

欧洲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讲席教授过敏意致辞表示,在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人工智能为医疗带来广阔的机遇。面对日益增长的高质量医疗需求,借助智慧型医疗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是技术的价值所在。本届比赛的主题代表了以人为本的AI理念,在医疗领域尤为重要。不仅要追求技术创新,更要关注人与AI的和谐共生。

卫宁健康总裁王涛表示,作为企业应致力于推动AI基础研究与相应行业场景的结合,这也是比赛的初衷。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术界、企业界、用户、投资界、政府五方力量的协同合作,为产业蓬勃发展提供重要助推力。能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学子投身技术浪潮很欣慰,希望通过本次比赛激发更多创新,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推动产业发展。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党总支书记薛广涛在致辞中表示,单一学科已经很难应对如今复杂多变的社会。上海交大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致力于推动跨学科的研究与合作,注重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智慧医疗挑战赛希望鼓励不同背景的研究者共同探讨AI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促进技术的共享和合作。希望各参赛团队积极交流互动,拓宽视野,提升能力。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吴帆表示,人工智能将赋能千行百业全面提高生产力。医疗关乎着每个人的健康,AI与医疗的结合前景无限。无论在学界还是产业界,创新都是研究的核心,希望大赛能迸发出更多的AI医疗创新思想。上海交大计算机系很荣幸能为各位参赛选手提供实践平台,加速创新研究成果向实际应用的转化。

 

总决赛现场,12组团队依次进行演示与答辩,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评委通过创新性、实用性、市场前景、技术成熟度等多个维度,最终评审出奖项,并颁发证书、奖杯与奖金牌以及卫宁健康实习绿色通道。决赛结果如下:

 

特等奖

苏州大学智慧医疗探索者队:基于多域层次注意力网络的实时息肉分割系统

 

一等奖

上海交通大学智医新探队:基于多模态融合的遗传评估专家系统

 

二等奖

上海理工大学喂别插队队:基于PSO-BP的可穿戴式推拿装置设计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嘉玲江科技队:“心”的突破,风铃人工智能心理健康管家系统 

 

三等奖

数智元宇数智元宇队:基于SoraAI视频大模型技术的数智外科创新医疗器械

中国医科大学MedAI Lab队:基于机器学习和CADD的慢性肾病预测模型及靶向药物筛选

上海理工大学浩浩汤汤队:融合MRAI的脑胶质瘤手术导航系统

上海理工大学上理HealthIT队:基于多模态的脑卒中康复干预?体机

医芸(广州)云科技有限公司医芸科技队:医芸智能医生助理

苏州大学医影多模萌探队:多模态大语言模型在医学解读中的多任务探索

郑州轻工业大学Lung-AI队:AI驱动的胸部CT影像诊断智能设备

复旦大学因为人工所以智能队:医疗大模型本地化低成本部署的最佳实践

 

 

卫宁健康人工智能实验室研发总监刘鸣谦、华为上海政企计算高级架构师柴韵升在大赛中分别带来了精彩分享,让现场同学们收获良多。

刘鸣谦在《大语言模型在医疗场景的落地实践》分享中表示,在大模型时代,人和AI的角色定位可分为三类。第一类由人类完成大部分工作,AI主要负责信息整合和分析。第二类是人与AI共同协商,例如问答过程。第三类则主要是由AI自动完成相应的任务,减少人的重复劳动。

她提到,如今各类大模型为AI带来了新的应用范式。卫宁健康研发的医疗大模型WiNGPT基于特定场景和数据优化不断完善,模型版本迭代至2.6,不仅模型结论获得权威顶刊认可,在安全伦理与灵活部署上同样进行了缜密规划与设计。大模型通过Copilot与业务全面融合,与用户并行工作,达成效能的提升,例如形成影像报告助手、超声质控助手、护理文书生成、智能语音查房助手等大模型赋能下的医护智能应用。丰富的医疗场景和落地方向为医疗大模型的探索提供了充足空间,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医疗的可及性与公平性。

华为上海政企计算高级架构师柴韵升发表了《昇腾AI:驱动智能未来的新动力》精彩演讲。他指出,在国家提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当下,昇腾AI恰逢其时,推出了从底层到顶层的整套国产化生态解决方案。从异构计算架构CANN到昇腾社区生态活力,柴韵升为参赛选手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昇腾AI全景课,展现国产自研强大实力。

· 异构计算架构CANN   该架构采用Ascend C编程语言使能高效开发,有效提升算子性能,并且兼容主流AI框架,接入主流开源社区提供昇腾算力支持。

· MindSpore   华为国产自研AI框架,兼容多样性算力,为AI模型创新提供强大支持。支持异构芯片,具有全场景覆盖、全自动并行、全流程极简等优势,有效加速推理速度与性能优化,同时大幅降低代码量。

· MindStudio  工具链覆盖大模型全开发周期,在算子开发和模型适配中发挥重要作用。提供一键适配和底层算子开发支持,同时提供精度和性能调试的可视化方案。

他表示,华为将始终坚持硬件开放、软件开源,为合作伙伴提供强大赋能,关注人才发展与生态活力。华为昇腾生态社区为开发者提供了丰富的模型资源和社区支持。昇腾在全国布局了超25家创新中心,致力于生态发展、联合创新、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并与企业界和高校界持续合作,推动产业创新,共筑昇腾生态圈蓬勃向上。

 

2024年第七届上海交大-卫宁健康智慧医疗挑战赛圆满收官,赛事展现了参赛团队的创新研究成果和创意思想,为学界和企业界搭建了高效的交流对话平台,持续激发了AI+医疗”的探索热情。展望未来,期待更多人工智能应用在医疗场景的落地,期待下一届挑战赛带来的新突破与创新,更期待与你相遇!

联系我们 webmaster@cs.sjtu.edu.cn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版权所有 @ 2013